婚礼跟拍

“365摄影计划”真的会提高你的摄影水平吗?

胖电塔与街头摄影:

作者: @胖电塔 


"365摄影计划"是什么?

简单讲就是每天至少拍一张照片,持续整整一年,可以把每日作品张贴在各种图片社区或与同好在群组中进行展示分享。


我其实不是太喜欢写这种博人眼球的文章,比如借助热点话题引爆网络流量,比如故意制造偏激思想以显得观点独到。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话题性”,我特意选取了一个比较平和的标题,试图平铺直叙地对“365摄影计划”这个话题展开我个人的理解与思考。想必大家看到这个反问式标题,已经明确我的写作主旨:"365摄影计划"并不一定会提高你的摄影水平,如果实施不当,还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关于这个话题,其实很久以前我就写过一篇文章,那篇大概的内容是介绍“365”对摄影爱好者的有益之处。其实直到现在我也并不否认这项摄影计划确实非常有利于摄影师提高技艺,特别是对初学者,而且相当多的摄影师通过一年的“365计划”就达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只是在我对以往知识技能的切身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所有的方法、计划、措施等都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可能会事与愿违。所以,我也是在观察了大量的进行“365”的摄影爱好者之后,决定提笔谈一谈我认为“365”会带来哪些不利之处。当然,整篇言辞纯属一家之言,如有不适,请速取关。





一,“XXX / 365”的诱惑


一天深夜,我无聊地刷着朋友圈,手机上的时间跳过十二点。惊奇地发现朋友圈里竟然在十二点以后五分钟内弹出了四、五条"365摄影计划",而且标题十分相似。大概都是“123/365”,“233/365”,诸如此类,123/365意味着一年的365计划正进行到第123天(也有指还剩123天便完成一年计划)。我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意思:一方面它确实起着记录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它是否承载着其他含义,比如让别人看到自己已经连续拍照123天。很多摄影朋友在网络上发照片,无论是朋友圈还是摄影论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寻求心理认同,这无可厚非,谁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别人认可呢。但是如果过分追求摄影之外的东西,这必定会十分危险。所以,我认为在写上“XXX / 365”这个标题以前,先要弄清一件事:这类标题究竟是写给自己看的,还是写给别人看的。





二,必须交作业


最近我自己也在私下里做着一个写作计划,类似于“写作365”,起初也是强迫自己每天都要写一点东西,就如向老师交作业一样。后来,我发觉这种计划并不适合我,我本能地排斥强迫性训练,特别是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所以我调整了策略,无论是摄影还是写作都会以日期为作品标题,有灵感时就写点东西、拍点照片,不强制自己每天必须完成。特别是摄影方面,一张好作品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任何一个大师都不可能每日拍出满意作品。刻意强求发片有可能会把一项主动产生乐趣的爱好转变成为被动制造紧迫的压力。





三,“非成熟作品”流出


摄影作品的优劣是存在标准的,但是这个标准的唯一确立人就是摄影师本人,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摄影师本人对自己的作品必然是有好坏之分的,但是“365摄影计划”一个常规性问题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你不得不张贴出自己不算太满意的作品,我把它称为“非成熟作品”。我其实还是建议大多数初学者在网络上发布作品时,遵循“少发精发”原则,最好不要把随手拍也掺杂进严肃的作品流之中。特别是明明知道某张作品水准欠缺,但是为了计划还要强制发出,其实这是不利于长久性技术提高的。





四,毁掉自信


这个不利点是发生在“365”计划未完成的状态下的。之所以会有这点领悟,也是因为我本人经历过大大小小各种计划,每一个计划开始时都是热血沸腾,然而当计划中途搁浅时又会给我带来极大的自信心磨灭。所以我现在为自己确立计划时,都是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这样既达到了原有计划目的又增强了自信。





五,蔚然成风时,危险随之到来


很抱歉我把“蔚然成风”这个褒义词用成了贬义,尽管很多媒体也都用错,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的。当所有人都去做同一件事,遵循同一种方法、执行同一种计划时,最是需要我们冷静的时刻。因为,大家都完成同一个计划时,从众心理会使得我们认可这个计划的全部,而主动忽略掉计划的不完美之处。所以,当大家都奔着一个方向冲的时候,要问问自己,那个是不是属于自己的方向。





好了,关于“365摄影计划”这个话题就写这些吧,今后也不会再写类似话题。当然,这篇也不是把这个计划明确界定为好或坏,只是试图多面看待它,毕竟关于它的好已经被人说了太多,坏的方面就让我来说,被喷这件事也让我来扛吧。最后一句,我始终认为任何计划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任何计划只要是随意拿来就用的就是坏的,就这样吧。


本文配图说明:

这组照片的创作者是美国摄影师 Richard Tuschman,该系列作品创作于2014-2015年间。作品名为《Once Upon a Time in Kazimierz》,这是一则视觉小说,虚构了一个生活在1930年代犹太裁缝家庭的故事,故事背景设定在波兰克拉科夫的犹太区,隐喻着黑暗、贫穷和保守。画面中人物充满了悲伤的情绪,但又融汇了亲情、爱、希望和温柔。

选择这组照片作为配图的原因一方面是我特别喜欢他的拍摄风格,另一方面我想说的是一个系列作品本身就构成一个摄影计划,这种主题性摄影计划对提高摄影师的技艺与思想比漫无目的的拍摄计划似乎更具益处。





评论
热度 ( 81 )

© lanfeng vison | Powered by LOFTER